用心用情,让无障碍出行畅通无阻-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29 13:46:2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用心用情,让无障碍出行畅通无阻

字体:

  近日,歌手郑智化在深圳机场登机时,因登机车与飞机舱门之间存在20厘米高度差,轮椅无法顺利推入机舱,留下了不愉快的经历。机场方面解释称,这一要求是出于安全考虑,并承诺试点启用登机连接装置,完善轮椅旅客服务保障。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全社会对一个真问题的思考——无障碍出行何时才能畅通无阻?

  当前,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已实现“从无到有”,许多公共场所都配备了无障碍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国家应该采取措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虽然有法律作保障,但一些地方的无障碍设施仍有较大改善空间。不少无障碍设施闲置、使用率低、体验差;盲道被侵占、无障碍洗手台太高、轮椅坡道过陡、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受阻等现象屡见不鲜。

  究其根源,一些地方仍将无障碍设施建设视为“完成任务”或“面子工程”,一些设施中看不中用;还有的地方重建设轻管理,一些无障碍设施疏于维护最终难以使用。此外,服务意识与应急流程缺失、残障人士参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也是无障碍设施无法完全发挥作用的“软障碍”。

  破解这些问题,需要系统发力。首先是服务理念的转变。比如,有媒体报道,目前多地机场虽提供轮椅服务,但通常需要旅客提前预约,且服务质量较多依赖现场人员的责任心,流程较为繁琐。可以参考高铁的无障碍服务,购票时系统自动识别并分配无障碍座位,无需额外申请,出行体验更为顺畅。

  住房城乡建设部年初发布通知,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城市道路等工程项目,确保无障碍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设计、施工、交付使用,并与周边的无障碍设施实现贯通。相关部门要真正用心用情,将这些要求落细落实。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建设者、管理者、服务者需要沉下心来换位思考,邀请残障人士加入对无障碍环境的体验评估,真正把扶残助残工作办到残障人士心坎上。社会组织可以为无障碍建设提供专业建议与实践支持。公众应提升无障碍意识,不占用、不破坏相关设施。

  只有障碍的环境,没有障碍的人群。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真正了解和尊重残障人士,将无障碍设施看作他们的基本权利,而非一种“优待”,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将变得更为轻松,也更有机会融入社会发展。(本报评论员王丰 李雄鹰)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