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孙思邈长寿论坛举办-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30 17:10:28
来源:新华网

2025孙思邈长寿论坛举办

字体: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与银发经济深入推进,由第一健康报道发起并联合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健康中国工程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支持、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孙思邈长寿文化工程专业委员会承办的 2025 孙思邈长寿论坛于10月28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健康中国行,问寿孙思邈”为主题,汇聚各部委领导、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健康事业践行者,从“全生命周期健康”视角出发,围绕“长寿理念从老年群体的个体养生向全民健康体系建设延伸趋势”作了系统探讨。

  论坛期间,经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批准,“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孙思邈长寿文化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外名人长寿工程)”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健康长寿事业在组织化、系统化、标准化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据了解,该专委会将围绕“一核两翼”战略布局,以长寿文化、长寿经济为锚点,围绕“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系统推进长寿产业标准建设与银发经济融合发展。

  论坛伊始,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理事长王树成在致辞中表示,论坛不仅要深入探讨健康与长寿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更要肩负起推动中国健康理念传播、健康创新实践和健康文化智慧共享的时代使命。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表示,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健康理念不断升级、健康投资意识前移,未来的银发经济形态必将超越“老年群体”范畴,演进为覆盖全民、贯穿全生命周期的“长寿经济”。

  第一健康报道总编辑李达表示,随着积极老龄化观念深入人心,论坛不仅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在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中架起桥梁,为推动行业发展、赋能国家人口增岁、促进健康消费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慧。他表示,论坛将持续做好“何以为寿”的定义者,汇聚“鼎级”力量,深度参与未来的长寿产业生态建设,将“长寿”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宏大命题,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时代方案。

  论坛特别设置圆桌对话环节,邀请多位不同领域嘉宾从多个角度深刻剖析了中国老龄化社会面临的系统性挑战,他们一致认为:当前老龄化挑战严峻,但也孕育着健康、养老、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机遇。唯有政府、社会、企业、家庭与个人协同努力,才能构建“活得久、活得好”的系统工程,让“活得久、活得好”的健康智慧深入人心,实现属于长寿时代的健康中国的愿景。

  论坛报告环节,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生动解读了中西医在“真善美”方面的不同追求;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从中医“浊毒理论”角度,系统阐述了健康的重要性;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瑾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亮分别分享了养老服务数字化创新协同推进以及老年医养服务模式与技术创新的生动实践案例。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杨荣臣作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医药蕴含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中形成的健康理念,且能带来广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是长寿时代的“中国方法”。其历史、时代、文化等方面的多元特殊价值,值得我们做更深入的挖掘。

  论坛现场,发布了《孙思邈长寿论坛科普论文集(2025电子刊)》。

  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孙思邈长寿文化工程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孙思邈医德传承工作委员会在会上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孙思邈长寿文化传承创新。

【纠错】 【责任编辑:兰天源】